如果房价较大幅度下降,银行、地方政府都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对于当前的民间借贷而言,法律规则的滞后与法律保护的乏力无疑是莫大的悲哀。席月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在言及铁路建设资金紧张时,指出统筹规划、有序引入民间资本是其中的出路之一。这些年来,民间借贷一改早期的无组织性、一次性和分散化特点,呈现出交易上的有组织性、连续性、集中性和专业化特征。《刑法》主要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罪名,着力于打击非法集资等关联犯罪,但在打击高利贷行为方面却力不从心。○ 目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民间借贷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是否受到了全面保护?民间借贷有无合法性边界,其合法与非法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从根本上说,民间借贷的正当性,源自宪法中有关公民合法财产权利保护的基本规定。《贷款通则》属于部门规章,明令禁止非金融企业从事借贷行为。
法律规则的滞后与法律保护的乏力正确区分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这两类行为,是司法机关正确审判吴英一案的关键所在。非法集资所具有的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以及社会性这四个特征,在该解释中得到了正面的列举式规定,从而使实践中不断翻新的非法集资手段在识别和认定上有了具体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时期之后,往往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进而使得资产市场(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脱离实体经济面快速上涨形成泡沫。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就曾使用这个工具,很好地解决了房价下跌和保障房缺失的矛盾。第一次硬着陆没有给经济带来太大的直接影响,反倒是大萧条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同10年前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已大幅提升,房价的适度波动不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2.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结构尚不完善,存在调整空间住房是兼具社会和商品属性的特殊产品。
与此同时增加投机的成本,征收交易所得税和房地产税,以避免市场预期改变后可能引发的新一轮投机潮。二、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四个特征与西方国家房地产市场相比,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不能简单比照国外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历史来推测中国房市走势。
美国次贷危机的起源,是金融机构给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放贷,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杠杆工具使经济整体负债率急剧上升,最终资不抵债。一旦出现市场超预期调整,即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既保证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的平稳进行,又可推动保障房体系建设。二是2012年2~4月份将是信托产品集中到期的时点,届时房地产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资金压力,也需要加快销售回笼资金。由于房地产相关产业众多,与银行信贷、地方融资平台也有密切的关系,房价下跌开始引发社会和媒体关注,甚至认为房价即将崩盘并引发一系列系统风险,同时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的言论也不时出现。
房地产泡沫通常是在金融工具的帮助下实现的。一、海外房地产市场硬着陆的基本规律在1890~2007年长达120年的历史中,美国房市崩盘仅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在一战前至二战结束,房地产整体疲弱。只要房地产市场经过了实质性调整,就可能吸引一定的刚性需求买家阶段性进场。只是第三次调整,引起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和经济硬着陆。
因此,应利用清理、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的时机,推动房地产市场必要调整,促使房价的合理回归。四、推动房地产市场必要调整,避免硬着陆的政策思考当下许多城市的房价已显著超过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推高了社会的生活、商务成本,不利于下一步结构调整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可动摇。
再如在抑制非消费性需求的同时,适度调整首套普通商品房首付比例、住房贷款利率。当维持泡沫的条件无法持续时,市场就会崩溃。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住房供应仍存在较大结构性缺陷,保障房覆盖率不超过10%,远不能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必要需求。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大多数城市房价止涨回稳,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调。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对稳定房地产市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3.房地产杠杆率低,风险主要通过产业链传导尽管我国房地产已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但杠杆率仍较低。同时房地产风险的传导过程,也会因产业链条的多层次而具有一定时滞,从而为化解风险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针对今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政府仍拥有很大的政策调整空间和灵活度。
中央银行具备足够的政策调控能力和运作空间,应对房地产调整可能引发的流动性冲击。综合上述情况,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引致的风险将主要通过产业链传导,并不会像美国那样由于房地产内部的去杠杆化而引起金融市场的塌陷。
过去10年中,我国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2%,预计未来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速。2010年,住户贷款/GDP只有28%,而在此轮危机爆发前夕的2006年,美国的家庭债务余额与GDP之比高达170%。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达到50%,如果未来20年将城镇化率提高到70%的国际平均水平,每年将有1500万左右的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第二次就是始于2006年的这一轮房地产调整。
坚持推动房地产的实质性调整,并不必然带来房地产市场硬着陆,我国也有条件避免硬着陆发生。任何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平稳、保持地方必要财政收入的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房地产调整风险。第三,引入了过高的杠杆率,使风险急剧上升。第二次调整则成为危机肇始的源头,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了重大冲击。
为降低房地产企业破产、重组给市场带来非理性压力,当购买成本显著低于政府直接建设保障房时,可由政府收购部分烂尾楼和过度降价的商品房作为保障房使用。近期民间借贷市场的调整提供了一个契机:一是以房地产资产作抵押的民间借贷者为获得流动性不得不抛售房地产,从而给房地产市场一个外部向下压力
市场资金面总体偏紧,调降存款准备金率有较大空间。由于票据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这一指标的变动意味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是客观存在。
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到期央票平均每周只有30亿元左右,远低于过去过去8年600亿元左右的平均值。2011年监管部门强化了对银信合作的监管,使得信托贷款同比少增1800多亿元。
2011年后第四季度外汇占款出现净减少,三个月合计减少1531亿元。三是外汇占款增速减缓,2011年全年新增外汇占款27792亿元,比上年少增4891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28.98万亿元,同比增长7.9%,M2和M1增速分别比上年年末降低了6.1和13.3和个百分点。12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4.1%,比上年末的4.6%减少了0.5个百分点。
进入专题: 存款准备金率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47万亿元,同比少增3901亿元,贷款增量接近年初确定的7.5万亿信贷投放目标。
外汇占款的持续净减少,进一步限制了央行货币投放的空间。在贷款总量收缩的情况下,尽管中小企业贷款增速(18.6%)快于平均贷款增速(15.8%),在全部企业新增贷款中的比重也有所提高,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增速快速回落。这也是落实2012年中央明确的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发展环境稳定、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等各项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